心衰竭

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是指心臟無法有效泵出足夠血液以滿足全身需求,導致疲倦、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症狀。其主要成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變以及腎病變等。治療上,除藥物控制外,患者需調整生活方式,如限制水分、鹽分攝取,戒菸,控制體重,並定期回診。早期發現與積極治療可改善預後,提升生活品質。

台灣透析盛行率全球最高,每年新增 1.1 至 1.2 萬名患者,為減少洗腎人口並降低心衰竭風險,健保署自 2024 年 3 月 1 日起擴大 SGLT-2 抑制劑 給付,涵蓋 腎絲球過濾率(eGFR)25-60 及心衰竭射出分率(LVEF)41-49% 患者,預計可幫助 15-20 萬人,並投入 16-18 億元預算。臨床研究顯示,腎病變族群及早介入SGLT-2 抑制劑,可延緩 26.6 年進入洗腎階段,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腎病變族群應及早加入腎臟病共照網,配合醫師接受適當治療,以降低未來洗腎風險。

延緩洗腎26.6年!SGLT-2改善腎病變與心衰竭惡化 健保擴大給付範圍曝

台灣透析盛行率全球最高,每年新增 1.1 至 1.2 萬名患者,為減少洗腎人口並降低心衰竭風險,健保署自 2024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