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之國

黃斑部病變是視力喪失主因,近視每多100度增加6成風險:自我檢測出現視力扭曲、模糊、黑點或顏色黯淡務必盡快就醫
黃斑部病變已成為亞太地區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近視度數每增加100度,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提升六成。五大高風險因子包括:年齡…

全民向骨折說不:防骨鬆女性測OSTAi、男性MOSTAi,骨鬆持續治療是維持骨密度關鍵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骨質疏鬆症成為長者健康隱形威脅,尤其停經後女性與慢性病患者風險高。研究顯示,50歲以上女性三人中就有…

台灣男性胃癌比女性高1.6倍:45歲後新出現消化不良、消化潰瘍務必當心,少吃高油、高鹽與紅肉降風險
專家提醒,45歲後若出現新發消化不良、胃痛、體重減輕等症狀應提高警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吸菸、飲酒與高鹽飲食都是主要危險…

台灣每年RSV住院老年人破1.3萬,慢病患者可能迅速呼吸衰竭:50歲以上高風險、75歲以上可接種疫苗
台灣首項RSV高齡臨床研究揭示:每六位住院長者就有一人死亡,九成以上伴隨慢性病。RSV威脅不亞於流感,呼籲50歲以上及高…

台灣23分鐘1人因心血管死亡,喘、下肢水腫、疲累要注意「心臟衰竭」警訊:左心室輔助器延長存活契機
心臟衰竭被稱為「隱形心臟癌」,初期症狀如喘、下肢水腫與疲累常被忽視。專家提醒,若延誤治療,五年死亡率可能高達五成。隨著左…

AI助攻中風後吞嚥困難!72歲病人逐步脫離鼻胃管 奇美醫院創新照護模式曝光
奇美醫院首創Gen AI吞嚥困難與營養不良預測系統,專為中風病人設計,能在20秒內生成個人化飲食與復健計畫,取代傳統40…

紅肉、加工品與含糖飲料少吃:瑞典研究追蹤三大飲食型態,心血管疾病與失智風險最明顯
瑞典15年研究證實,健康飲食如蔬菜、水果、全穀、堅果與好油脂,可有效延緩心血管疾病與失智風險。相反地,紅肉、加工食品與含…

從「症狀控制」邁向「改變病程」,阿茲海默症標靶藥物新藥問世:黃金治療期介入是關鍵
台灣失智症人口快速攀升,阿茲海默症占比逾六成。2025年台灣取得新型抗類澱粉蛋白標靶治療藥物,臨床證實可清除大腦毒性斑塊…

我們與失智症並不遠:盛行率每5歲升1倍,12+2失智因子能預防45%風險,自覺記憶力退化考慮及早檢查
失智症盛行率隨年齡每5年翻倍,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更凸顯風險。最新研究指出,控制14項可調整因子如高血壓、膽固醇、視力問題…

高齡失眠不只是老化:常被長者忽略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與失智、心律不整、中風都有關
高齡失眠警訊!亞東醫院提醒,睡不好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OSA),與失智症、高血壓、中風等疾病密切相關。透過「居家睡眠檢…

「不願被貼標籤」男性缺少攝護腺癌篩檢意識:台灣晚期攝護腺癌比例高達1/3,年輕病人也變多
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發生率高,晚期患者占約三分之一。早期症狀常被忽視,專家呼籲男性出現排尿或性功能異常應盡早就醫。早…

不讓病人洗腎、中風才是目標:預防帶狀疱疹併發重症,「糖心腎」三大族群應接種疫苗
帶狀疱疹疫苗預防重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高風險族群應特別警覺!50歲以上成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罹患帶狀疱疹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