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兒童與青少年高血壓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根據統計約有3%至4%的盛行率,肥胖兒童更高達四分之一。多數患童無明顯症狀,易被忽略。陳勇全醫師指出,高血壓可能對心、腦、腎造成長期損害,應及早發現與介入。診斷標準依年齡與身高百分位判定,高風險孩童應定期測量。治療首重生活調整,包括DASH飲食、規律運動與正常作息。若血壓持續偏高或合併器官問題,則須考慮藥物治療。透過家庭與學校共同介入,有助於降低未來慢性病風險。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疲倦要擔心「兒童高血壓」!肥胖、飲食失衡恐增未來心腎風險

pediatric hypertension.兒童與青少年高血壓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根據統計約有3%至4%的盛行率,肥胖兒…

台灣成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6.4%。除了藥物治療外,研究顯示運動介入可顯著改善血壓與心血管風險。每天僅需增加5分鐘運動,即有助於血壓控制,若進行20-27分鐘中高強度運動,心血管疾病風險可降低28%

高血壓如何健康運動:等張運動、等長運動對血管作用不同,掌握漸進式訓練4大原則

高血壓是全球性的健康危機,影台灣每四位成人就有一名高血壓,長期未控將增加心臟病、中風等風險。除藥物外,運動對血壓控制及心…

最新研究顯示,孕期與嬰幼兒期限制糖攝取可降低成年後糖尿病與高血壓風險。糖分影響大腦獎勵系統,長期高糖飲食會降低味覺敏感度,導致肥胖與糖尿病,兒少含糖飲料攝取量與肥胖率近年大幅上升。部分國家透過糖稅控管糖攝取,如法國、英國、新加坡等,亞洲有泰國與馬來西亞實施糖稅。台灣糖攝取過高,限糖政策面臨飲食文化挑戰,需社會共識以減少慢性病與健康支出。

限制糖攝取愈早開始愈好:從出生後1000天,到成年後的慢性病風險

推動健康平權,讓不同背景、性別、年齡及社經地位者獲得需要的健康識能與照護水準,是縮小社會不平等、提升社會整體健康的關鍵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