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心理健康

許元彰醫師指出,憂鬱症為自殺高風險主因,早期警訊包括情緒異常持續太久、太強或影響深遠,以及睡眠、食慾、行為改變。醫師強調,藥物治療須嚴謹評估與持續追蹤,並關注多重用藥與用藥安全。台灣對心理健康認知提升,但仍需透過友善、中性溝通與支持性社會系統,協助兒少順利回歸日常。醫院、家庭、學校間應確保訊息同步,從孩子需求出發,建立多元整合的情緒照護網絡。

兒少情緒「疾病化」警訊:太久、太強、太深遠三大指標,除了用藥順從性,更須關注用藥後持續性評估

青少年情緒問題日益受到關注,萬芳醫院精神科許元彰醫師指出,憂鬱症為自殺高風險主因,早期警訊包括情緒異常持續太久、太強或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