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之島

體重、體脂上升是身體「初老」:十大減重心法遠離致胖因子,幫助身體重生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開始面臨體重和體脂的上升,尤其是腹部脂肪的積聚。這是身體「初老」的警訊,表示內臟健康可能已經受到影響…

減重手術連續出人命,是個案還是監管制度失靈?費用、風險、醫師倫理記錄:醫病資訊落差是癥結
高雄安泰醫院王姓醫師縮胃曠腸手術致兩死,顯示術前評估不足、私收費用、使用不明醫材及社群廣告等監管缺口。醫師、立法委員陳菁…

腰圍、血壓同時超標要警覺,國人近1/4有代謝症候群,善用全台217家超商血壓站免費評估風險
根據國健署2022年調查,台灣每4位成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男性比例更高達30.4%,40歲以上肥胖者罹病率超過五成…

輕度肥胖即增加「心臟衰竭」機率,BMI與肌鈣蛋白都超標最危險:沒有高血壓、糖尿病也不能輕忽
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指出,肥胖即使無高血壓或糖尿病,也可能直接損傷心肌、提升心衰竭風險。美國研究顯示,高B…

減重不只是吃多動少:激素失衡、腸道菌與瘦素阻抗導致體重不降反升,168斷食法為何容易失敗
台灣面臨嚴峻的肥胖問題,超過半數成人體重超標,並與多種重大疾病相關。儘管各式流行減重法層出不窮,如168斷食與生酮飲食,…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疲倦要擔心「兒童高血壓」!肥胖、飲食失衡恐增未來心腎風險
pediatric hypertension.兒童與青少年高血壓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根據統計約有3%至4%的盛行率,肥胖兒…

心靈受傷才會無法控制體重與人生:解決內在匱乏與自我認同,克服「糖胖症」到走向「復瘦」
台灣近年糖尿病與肥胖問題嚴峻,「糖胖症」族群常受內在壓力與心理創傷影響,導致難以控制體重。部份糖胖症的肥胖問題其實與內在…

腸泌素前世今生:從控糖減重到心血管保護,未來還可能應用脂肪肝治療?
腸泌素(GLP-1 RA)類藥物從治療糖尿病起步,發展至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甚至脂肪肝治療的新趨勢。腸泌素主要透過促進胰島…

40歲前「早發」糖尿病變多關鍵是肥胖?從降糖、保護器官到體重管理,糖尿病治療轉變與未來
糖尿病患者持續增加,且發病年齡年輕化,40歲前「早發」糖尿病與肥胖息息相關。肥胖導致胰島素阻抗,使血糖控制困難,並增加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