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科學

台灣成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6.4%。除了藥物治療外,研究顯示運動介入可顯著改善血壓與心血管風險。每天僅需增加5分鐘運動,即有助於血壓控制,若進行20-27分鐘中高強度運動,心血管疾病風險可降低28%

高血壓如何健康運動:等張運動、等長運動對血管作用不同,掌握漸進式訓練4大原則

高血壓是全球性的健康危機,影台灣每四位成人就有一名高血壓,長期未控將增加心臟病、中風等風險。除藥物外,運動對血壓控制及心…

台灣髖部骨折率亞洲第一,骨質疏鬆症被譽為無聲殺手,對高齡者健康威脅甚鉅。其成因包括骨質流失、維生素D不足與老化,女性停經後風險更高。患者常無症狀,發現時已發生骨折。診斷以DXA測骨密度為標準,T值 ≤ -2.5即為骨鬆。治療以預防骨折為目標,包含鈣D補充、運動與藥物治療。藥物可抑制骨吸收或促進骨生成。對於已骨折患者,預防再次跌倒關鍵在於肌肉強化,尤其下肢肌群的訓練與蛋白質補充,是防跌與延緩失能的核心策略。

台灣髖部骨折率亞洲第一:骨質疏鬆症原因、症狀與藥物選擇,避免再次骨折與跌倒首重「關鍵部位」肌肉訓練

台灣髖部骨折率亞洲第一,骨質疏鬆症被譽為無聲殺手,對高齡者健康威脅甚鉅。其成因包括骨質流失、維生素D不足與老化,女性停經…

全球12.8億人受高血壓威脅,運動是最具效益的日常控制手段。研究顯示,每天多5分鐘快走、騎車等中高強度活動可顯著降血壓,並提升心肺功能。有氧與阻力運動皆有效,搭配FITT原則更能發揮效果。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須規律服藥、控制體重、減鹽,並避免劇烈運動。結合數位血壓監測與個管模式,能提升控制率,落實預防性與個人化照護,減少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

運動5分鐘就能降血壓,台灣高血壓人口為何破500萬?高血壓無法只用運動逆轉

台灣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控制率卻僅約三成,年輕族群與各年齡層比例皆有所上升。心臟內科專家強調,高血壓防治應落實「S…

年長者跌倒主因是平衡感與肌力衰退。運動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特別是結合平衡感訓練和足夠運動強度的計畫,例如太極拳與健身訓練的「多成分運動介入」能顯著降低多重用藥女性的跌倒風險達29%。

「多成分運動」結合太極拳加健身課,多重用藥女性跌倒風險降29%,運動最好開始在失能前?

年長者跌倒主因是平衡感與肌力衰退。運動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特別是結合平衡感訓練和足夠運動強度的計畫,例如太極拳與健身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