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之國

減少抗生素抗藥性風險:奇美醫院推動「行動抗生素治療」運用創新醫材24小時滴注,免住院完成療程
台灣2025年邁入長照3.0,奇美醫院率先推動「在宅抗生素治療」,透過攜帶式輸注技術,讓病患不需住院也能完成靜脈抗生素療…

台灣髖部骨折率亞洲第一:骨質疏鬆症原因、症狀與藥物選擇,避免再次骨折與跌倒首重「關鍵部位」肌肉訓練
台灣髖部骨折率亞洲第一,骨質疏鬆症被譽為無聲殺手,對高齡者健康威脅甚鉅。其成因包括骨質流失、維生素D不足與老化,女性停經…

連續3天只睡4小時,心血管疾病相關蛋白質驟升:運動無法抵銷睡眠不足傷害,潛在社會成本破百億
瑞典最新研究指出,即使短短三天的睡眠剝奪,也足以引發心血管發炎相關蛋白質激增、擾亂代謝與內分泌節律。睡眠不足會損害大腦清…

台灣氣喘將近200萬人,依賴短效擴張劑進加護病房「不在少數」:抗發炎治療策略才是長期控制氣喘關鍵
台灣約有200萬名氣喘患者,其中5%屬於控制困難的嚴重型氣喘。過度依賴短效緩解藥可能導致夜間急性發作、甚至送進加護病房。…

「得護理師得天下」:北榮自建大語言開發AI護理工具,每日減少4.5名護理師人力負擔,癌化給藥智慧作業領先國際
臺北榮民總醫院因應護理人力短缺與高齡化,自建「北榮腦」大型語言模型與AI護理系統,有效減輕護理人員負擔。包括一秒完成護理…

40歲後近距離閱讀困難,台灣人老花眼近1200萬:雷射手術成主流,詳細檢查是成敗關鍵
老花眼是因水晶體彈性與睫狀肌調節力隨年齡退化,導致近距離視物困難的自然現象,台灣約半數人口受影響。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

川普79歲健康報告出爐:血脂與心智功能「超乎預期」標準,關鍵在規律服用血脂藥
79歲的川普健康報告顯示,他透過規律服用Rosuvastatin與Ezetimibe兩種降血脂藥物,成功將LDL膽固醇從…

「前胸後背撕裂痛」主動脈剝離又急又快死亡率破5成:血管鈣化已是警訊,高血壓控制是第一要務
主動脈剝離是致命的心血管急症,死亡率逾五成,常因高血壓導致主動脈內層撕裂,形成假腔進而破裂。最危險的Type A型發生在…

天冷心臟「亂放電」,更容易心律不整?注意心跳數字警戒值:心跳過快、心跳過慢、心跳不規則症狀差異
天冷易誘發心律不整,特別是高齡者、三高患者及有心血管病史者需注意。心律不整分為心跳過快、心跳過慢及心跳不規則,可能引起心…

一個國家,兩種流感:疫苗搶打潮延燒,重症死亡卻7成未打疫苗,自備抗病毒藥物反而有抗藥性風險?
流感疫情升溫,重症及死亡病例中70%未接種疫苗,醫師呼籲高風險族群(幼兒、長者、慢性病患者)及一般民眾接種流感疫苗,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