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文章
  • 體能科學
責任編輯:

「多成分運動」結合太極拳加健身課,多重用藥女性跌倒風險降29%,運動最好開始在失能前?

年長者跌倒主因是平衡感與肌力衰退。運動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特別是結合平衡感訓練和足夠運動強度的計畫,例如太極拳與健身訓練的「多成分運動介入」能顯著降低多重用藥女性的跌倒風險達29%。
年長者跌倒主因是平衡感與肌力衰退。運動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特別是結合平衡感訓練和足夠運動強度的計畫,例如太極拳與健身訓練的「多成分運動介入」能顯著降低多重用藥女性的跌倒風險達29%。研究顯示,即使是單純運動,也能降低社區長者21%的跌倒風險,對帕金森氏症和認知障礙患者也有保護作用 。著重平衡挑戰且每週運動超過3小時效果更佳。

文|郭家和

平衡感與肌力衰退 跌倒是年長者疼痛、失能與死亡主因

跌倒不只是簡單的失去平衡,當發生高風險族群例如骨質疏鬆、肌肉量不足、年長者身上,其威力不遜於任何嚴重慢性疾病。根據統計,全球一年有高達68萬4000人因跌倒而喪失生命,是造成老年人長期疼痛、失能與死亡的主因(老年人意外死因第二名),更顯著老年人進入長期照護的風險。

造成跌倒的風險因子之中,性別具有明顯的差異,女性因跌倒而受傷的比例通常高於男性。此外,過去的跌倒病史、視力不良、行走速度減緩、平衡感與肌力的衰退,以及某些特定的疾病,例如中風和帕金森氏症等,都是明確與跌倒有關風險因素。

隨著社會人口老化,研究發現「多重用藥」(polypharmacy,通常定義為同時使用4-5種藥物以上)也是老年人面臨跌倒、跌倒受傷和骨折的獨立風險因子,同時服用四種以上藥物的老年人,其跌倒的風險相較於未服用任何藥物者高出近20%,服用藥物越多,跌倒後需要住院的風險將直線上升。

研究顯示,由於慢病共病化以及各種非傳染性疾病的盛行,現今約有30%的65歲以上長者每天需要服用至少五種不同的藥物,更有10%的人每天吞服超過十種藥物。最容易面臨多重用藥處境的高風險族群是女性、多種慢性病和頻繁就醫者,如何透過生活措施與運動鍛鍊減少這些人的跌倒及死亡風險,是當前社會的重要議題。

結合太極拳與健身課 多重用藥女性跌倒風險降29%

運動能夠有效減少老年人跌倒的次數,同時降低跌倒所造成的相關傷害及骨折風險。但是,哪一種運動或是「運動處方」可能對防止跌倒最有效?「多成分運動介入」(ME, multicomponent exercise)被研究者們視為希望。東芬蘭大學一項為期二年的隨機對照研究(Kuopio Fall Prevention Study, KFPS)發現,結合太極拳課程以及專業指導健身訓練,可以降低多重用藥女性的跌倒風險將近29%(IRR:0.713),已刊登在重要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

該項研究招募了914位女性參與者,對照組與介入組都接受了完整的衛教課程和營養教育、居家環境安全評估等;而介入組在試驗開始的6個月接受了由專業人士指導的太極拳與健身課,在健身課中,由資深物理治療師親自指導她們進行密集的循環訓練,以調整正確姿勢並強化核心肌群,而太極拳訓練則著重下肢力量,同時增強參與者的平衡感、身體協調性以及關節的活動度。事實上,過去的研究已發現太極拳能強化平衡感與肌肉控制,甚至對帕金森氏症的治療復健有所助益。

研究團隊指出,結合太極拳與健身訓練的優點,以實證的方式證實「多成分運動」的確能起到預防跌倒和骨折的健康效益。此外,根據第一年與第二年的功能性測試,的確發現身體質量較差的女性與多重用藥存在顯著關聯,由於受試者年齡偏大(76-89歲之間),有使用慢性藥物的參與者在第一年測試時都發現身體功能下降的情況,多重用藥組的表現更是墊底。但有介入多成份運動的多重用藥女性和使用2-3種藥物的女性,跌倒風險確實明顯降低。

從現階段的結果數據來看,運動介入能夠顯著降低多重用藥女性的跌倒風險,尤其是同時面臨多重用藥和高跌倒風險的女性,採取有目標性的跌倒預防措施,以及結合平衡感與核心肌群鍛練這樣的多成份運動處方,很有機會提高老年人口預防跌倒的整體效益。

運動介入能夠顯著降低多重用藥女性的跌倒風險,尤其是同時面臨多重用藥和高跌倒風險的女性,採取有目標性的跌倒預防措施,以及結合平衡感與核心肌群鍛練這樣的多成份運動處方,很有機會提高老年人口預防跌倒的整體效益。

運動要在失能前?對帕金森氏症、認知障礙有跌倒保護作用

對高齡化社會而言,最佳的運動時機,可能就是在失能無法運動之前。根據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統合分析研究發現,單純運動就可以讓社區中的長者跌倒風險降低21%,著重於平衡感訓練且每周運動時數3小時以上的防跌效果更為顯著,結合足夠的運動強度以及強化平衡感的運動計畫,整體而言將減少39%的跌倒風險。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多成份運動或單純的運動,對已經罹患帕金森氏症或是認知障礙的老人家而言,都有預防跌倒的效果。有運動的帕金森氏症長者跌倒風險降低了53%;認知障礙長者跌倒風險降低45%。然而,運動對於居住在長照機構或近期發生過中風等重大失能患者身上,就沒有明顯的跌倒保護作用。

也就是說,社區長者如果仍有自理與行動能力,單純的運動介入即可有效預防跌倒,尤其是著重平衡訓練以及足夠運動強度(包括重量訓練)的方式,能降低老人家們的跌倒風險,維持其獨立生活能力與生活品質。但是對於臨床特定族群或已經進入長照環境者,運動介入如何起到更好的防跌效益,是單一運動還是多成份運動,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探索。

[1] Exercise reduces the risk of falls in women with polypharmacy: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 Exercise to prevent falls in older adults: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用行動支持我們持續提供優質內容!
醫學會提出「運動前篩檢程序」,根據有無運動習慣以及是否有共並有高血壓併發症(視網膜併變、左心室肥大等)建議在進行鍛鍊計畫之前先諮詢自己的運動醫學醫師。
贊助 未來 ▪︎ 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