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編輯|攝影 郭家和
不是只有小便泡泡才是腎臟病 注意三高、亂用藥傷腎風險
每年三月第二個周四為「世界腎臟病日」,目前全球慢性腎臟病(CKD)已突破8.5億人,台灣過去更有「洗腎王國」之稱,透析人口比例位居世界前列。中央健保署石崇良署長指出,健保署結合台灣腎臟醫學會及醫療人員共同努力,過去20年間推出許多照護計畫,包括慢性腎臟病照護、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照護與衛教計畫、糖尿病腎病變照護等,台灣透析人口在達到高峰後已出現下降趨勢,成效逐步顯現。
石崇良署長指出,高齡化是腎臟病照護與減少透析人口的一大挑戰,尤其慢性腎臟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勿以為只小便有泡泡才是腎臟出狀況,應提高警覺透過檢查及早發現。為促進全民腎臟健康並降低透析風險,今年3月1日起,健保放寬可延緩腎功能惡化的SGLT-2給付,同時補助能更早發現腎病變的微尿蛋白檢測(UACR),預計將幫助發現更多早期腎病患者,及早介入有效治療。
石崇良署長強調,慢性病照護是「健康台灣」的重要目標,三高(糖尿病、高血壓、肥胖)都是腎臟病的風險因子,加上國人亂用藥的習慣易造成腎臟壓力。對已經發生腎臟病者而言,生活習慣如BMI控制、體重管理、運動與飲食皆與腎臟功能息息相關,呼籲腎病患者及早加入慢性腎臟病照護網,不僅能建立正確用藥觀念,更能得到生活習慣與衛教指導,落實守護腎臟健康,達到降低國人慢性病死亡率的目標。

透析人口半數為糖尿病患 加入糖尿病照護網洗腎風險降10倍
台灣透析族群將近一半為糖尿病患者,糖、腎共病情況相當普遍。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醫師表示,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許多糖友同時患有多種慢性疾病,跨領域的慢性病共同照護已是現在進行式。無論是糖尿病、慢性腎臟病(CKD)或是糖尿病腎病變(DKD)的共同照護目標都是「早篩早治」,基層診所是面對腎臟病源頭的第一線,包括患者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肥胖、壓力的問題,都可以在基層診所同時獲得用藥指導與即時控制。
陳宏麟醫師指出,根據健保署在2005年至2015年的統計數據,有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的個案,十年後需要洗腎的比例較未加入者比例僅約1/10,顯示有無加入照護網對糖尿病人未來洗腎風險的巨大差異。惟全國診所將近18,000間,目前加入共照網的診所數約為2000多家,呼籲更多基層診所共同加入糖尿病共照網提升整體收案率,強化國人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的照護能量,透過全人照護逆轉慢性病患走向腎病變甚至透析之路。

透析新增人數連三年向下 早期篩檢與新藥給付強化國人腎臟健康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醫師指出,國人新發生透析的人數已經連三年下降,盛行率也呈現微幅反轉向下,與全世界腎臟病與透析成長率趨勢相反。對於已發生腎臟病的族群,台灣具有全世界最好的全流程腎臟照護體系;在健康族群方面,健保署也推動更友善、更早期的篩檢預防,及早改變腎臟病的危險因子;至於末期腎臟病族群,則透過擴大新藥給付,減少副作用與心腎合併症等風險,達到延緩透析之目的。
吳麥斯醫師表示,2025年的世界腎臟病主題是「你的腎臟健康嗎?」,根據大數據統計,台灣約有12%人腎臟健康有問題,過去較無良好治療藥物,即便及早檢查出腎功能問題也少能逆轉,現今既有健保新藥給付的挹注以及各項腎臟病照護平台計畫,成人健檢也開放30-39歲族群可以進行免費腎功能篩檢,可以說是目前全世界最好的腎臟病早期防治策略。
吳麥斯醫師強調,現在腎臟病並非無藥可醫,而且新的藥物會越來越好,如健保署在月一日通過 SGLT-2 抑制劑給付,不僅能使病人的腎臟變好、保護心臟健康,同時還能減少死亡及腎臟惡化的風險。過去都說腎臟病沒藥可治,現在要告訴大家這是錯誤的,腎臟病有很多藥,而且非常有效。
腎臟病照護影響國人壽命,長期為健保照護費用支出大宗,吳麥斯醫師指出,腎臟照護是「健康台灣」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學會有相當信心透過各種照護計畫共同努力,達成2030 年降低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三分之一的目標。

早期介入可延緩11年進入洗腎 提升腎臟健康識能促健康平權
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醫師表示,回顧25年來的台灣腎臟照護歷史,從2001年開始在慢性病防治委員會中推動相關計畫、2006年的pre-ESRD、2011年的Early-CKD照護計畫,截至2024年第三季為止,照護人數已達到46.7萬人,包括72%的末期腎臟病人、38%早期腎臟病人已納入照護網計畫。
許永和醫師指出,在早期CKD提前介入治療對預後與延緩透析具有重大意義,如果在腎絲球過濾率仍大於60時就開始介入可延緩11年進入洗腎;如果在第四期腎臟病才介入,只能延緩三年進入洗腎。為讓更多國人及早接受良好腎臟照護,腎臟醫學會成立P4P一站式加入頁面,簡化基層院所加入照護計畫的申請流程,並提供相關資源,鼓勵更多院所共同打造更完善的腎臟病共護網。
腎臟病人需要長期就醫回診,患者健康平權也是重要議題,許永和醫師表示,部分腎臟病人因地理位置或年紀,無法自由前往醫院就診。現今政府與學界已推動遠距醫療,通訊診療辦法也已通過。在藥費負擔部分,許多國家即使有好新藥問世,但礙於財政、藥物管理或商業模式,民眾可能無法取得或負擔。相較之下,台灣能夠將SGLT-2抑制劑的新藥以合理價格納入健保體系,讓早期腎病變族群能以相對可負擔的價格獲得與國際同步的治療,是非常難得的創舉。
許永和醫師強調,國人對腎臟病的健康識能也是重要關鍵,台灣從學校、職場再到成人健檢,都積極推動尿蛋白篩檢,且普及率高,將來透過衛教推廣預計讓更多民眾有機會在早期發現腎臟問題。配合普及化篩檢策略,有助於縮小因社會經濟地位等因素造成的健康差距,讓更多潛在腎臟病友能夠及早接受妥善照護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