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平權
責任編輯:

建立友善哺乳社會,減少人工哺乳環境衝擊: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呼籲「讓每位母親都能安心哺乳」

年輕母親在客廳沙發上哺乳嬰兒,展現母乳哺育的親密與健康價值
2025世界哺乳週以「優先考慮母乳哺育」為主題,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呼籲建立從孕期到育兒的支持「暖鏈」,讓母親安心親餵。學會指出,母乳哺育不僅能促進嬰幼兒健康,更減少人工哺乳對環境的衝擊,並推動性別平權與永續發展。為此提出六大改革方向,包括政策落實、醫療支持、職場友善、社區參與、教育宣導及認識哺乳的綠色價值,期盼社會各界共同響應。

文|未來醫編輯室

構築從孕期開始延續到育兒期間的「暖鏈」

為響應2025年世界哺乳週(World Breastfeeding Week, WBW 2025)以「優先考慮母乳哺育:建立永續支持系統」為主題的全球倡議,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特別發聲,強調母乳哺育在環境永續與氣候行動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並呼籲全社會攜手打造一個強大且具韌性的支持網絡,讓哺乳成為每位母親可以安心的生活選擇。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指出,2025年哺乳週的核心目標在於整合社會各層級力量,串連政府、醫療、職場、社區與家庭,構築一條從孕期開始、延續至育兒階段的哺乳支持「暖鏈」。透過這條溫暖且穩固的鏈結,在每一個哺乳階段都能獲得適切支持,也有助於強化整體社會對哺乳的理解與承諾,讓「親餵」逐漸成為社會普遍認同的友善文化。

友善哺乳空間
母乳哺育不僅是孩子健康的起點,更是推動社會公平與環境永續的關鍵一環

友善哺乳文化 減少人工哺乳的環境衝擊

「母乳哺育不僅是孩子健康的起點,更是推動社會公平與環境永續的關鍵一環。」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強調,一個真正具韌性的支持系統,必須涵蓋政策制定、醫療照護、職場保障、社區參與與文化認知等多元面向,不僅能為家庭帶來健康效益,也能顯著減少人工哺育所產生的環境衝擊。

然而,現今許多哺乳母親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醫療資源支持不足、職場制度不友善,以及配方奶過度行銷的流行觀念,讓選擇親餵的母親在哺乳歷程中容易感到壓力。針對目前女性哺乳困境,學會提出六大改革方向:

1.落實國家策略與監測機制:政策制定時應將母乳哺育納入核心考量,並建立資料追蹤與評估制度,以確保政策落實並達到實效。

2.整合醫療照護服務:提供從孕期到產後一致性、高品質的哺乳指導,避免母親因資源斷鏈而中斷哺乳。

3.打造哺乳友善職場:鼓勵政府與企業共推彈性工時、完善產假與哺乳空間設計,協助母親兼顧工作與育兒。

4.支持社區參與與同儕網絡:建構在地哺乳協助據點,發展由有經驗的母親組成的支持團體,增進母親彼此間的連結與情感支持。

5.推動哺乳常態化教育:藉由教育體系與公眾宣導,建立從小認識哺乳、尊重哺乳的社會氛圍。

6.認識哺乳的綠色價值:將母乳哺育納入永續政策規劃,強調其對減少碳足跡與資源消耗的貢獻。

社會哺育支持 連動平權與永續實踐發展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重申,母乳哺育支持不只是育兒文化,更關乎性別平權與環境永續。唯有跨部門整合、全民參與,才能真正實現母乳哺育的社會共識與友善支持。

在8月1日至7日世界哺乳週期間,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呼籲各界共同發聲響應,以實際行動推廣哺乳價值,攜手為下一代打造更健康、永續的未來。

用行動支持我們持續提供優質內容!
醫學會提出「運動前篩檢程序」,根據有無運動習慣以及是否有共並有高血壓併發症(視網膜併變、左心室肥大等)建議在進行鍛鍊計畫之前先諮詢自己的運動醫學醫師。
贊助 未來 ▪︎ 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