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家和

川普規律服用兩種血脂藥 LDL數值僅51控制顯著
全世界最關注的一份健康檢查出爐,美國總統川普與第一任相比,不只減重5公斤,血脂數值與認知功能可謂足堪模範。根據最新報告,川普的總膽固醇為 140 mg/dL,控管理想,尤其是與心血管疾病最有關的低密度膽固醇(LDL)從143降至 51-53 mg/dL,與其定期服用兩種 降血脂藥物(Rosuvastatin (冠脂妥) 和 Ezetimibe (脂易穩、怡妥錠)密切相關。
此外,川普也定期服用 阿司匹靈 作為心血管疾病預防方式,從這位79歲的美國總統當前的活躍度與健康狀況,可以證明控制膽固醇對健康長壽的重要性,特別是按照醫囑使用降血脂藥物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
相較於過往對手被認為疑似有輕微認知障礙,川普的 #認知功能 評估幾乎是同齡人表率,他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獲得了滿分 30 分,這項測驗涵蓋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和判斷力等方面。另外,在憂鬱、焦慮相關篩檢,川普的得分也都在正常範圍內,顯示其心智狀態足以正常工作。
白宮醫師報告指出,川普總統終生 不抽菸、不喝酒(川普因見到至親酗酒早逝而從中年戒酒迄今),並維持活躍的生活型態,他自軍校時代至今皆維持運動愛好,就職階段仍定期打高爾夫球。此外,雖然川普對病毒、疫苗的言論充滿爭議,但仍依據指引接種各項疫苗,身體狀況亦如實反映其成效。
從海內外醫師點評可以看出,川普的健康管理反映了當代醫學對維持健康、追求長壽的有效實踐,包括定期健康檢查、全面評估、健康生活習慣、積極控制風險,尤其是川普的心血管指標和認知功能。作為人類邁向「百歲世代」的看板人物,川普的身體狀況與健康管理策略,對高齡化社會而言頗具參考價值

▲根據最新的白告醫師報告,川普的LDL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51 mg/dL,成效顯著
積極控制膽固醇的目的?
積極控制膽固醇,尤其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為了預防多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容易滲入血管壁,過多時會在動脈內壁形成脂肪沉積(凝塊斑),導致血管變窄,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漸進且無法避免的自然老化過程,但過多的壞膽固醇會加速這個過程,增加引發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風險。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又稱「好的膽固醇」,則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能將血管內多餘的膽固醇送到肝臟清除,有助於保持血管暢通並保護血管。三酸甘油脂過高也會影響血脂,可能造成好的膽固醇減少,壞的膽固醇增加,同樣是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
實證顯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關鍵在於LDL,早期認為膽固醇偏高對身體無礙已是錯誤觀念,現今醫學的LDL控制目標是「愈低愈好」,一般正常成人的標準為130mg/dL 以下,但若有糖尿病則建議 LDL 控制在 100mg/dL 以下;當有糖尿病合併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則建議 LDL-C 控制在 55mg/dL 以下 。臨床研究與大量文獻已表明,高風險族群需要更積極地降低 LDL-C。尤其是有糖尿病、曾中風或心梗、或動脈血管粥樣硬化,建議將LDL壓到70以下,甚至55以下。

▲當血脂過高且飲食運動無法控制時,或有遺傳性高血脂症(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種因為單一基因異常導致的高膽固醇血症)醫師會依情況開立降血脂藥物,如史他汀、膽酸結合樹脂、纖維酸鹽、菸鹼酸、PCSK9 抑制劑等,或複方藥物如atorvastatin+ezetimibe。用藥期間須注意交互作用,如避免與葡萄柚、紅麴、燕麥併用,以免影響藥效或增加副作用風險,並留意肝功能與肌肉不適等異常反應。服藥應遵醫囑,勿自行停藥。
目前有哪幾類血脂藥物最常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大眾多以為膽固醇與飲食有關,但人體接近80%的膽固醇屬於內生性,是由肝臟代謝合成,僅20%左右與飲食有關。一般民眾通常建議先調整生活型態,包含適度運動、體重控制、戒菸、飲食調整,經過 3-6 個月血脂仍未達治療目標,則需搭配藥物控制,常見的降血脂口服藥物主要有以下幾大類型:
- 史他汀(Statins)類藥物(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這是效果最強的降膽固醇藥物,也是醫師最常開的處方藥。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肝細胞中膽固醇合成的速率限制酵素,進而降低血中的膽固醇含量。常見藥物成分包括 Atorvastatin、Rosuvastatin、Lovastatin、Pravastatin、Simvastatin、Fluvastatin 及 Pitavastatin 等。
- 膽酸結合樹脂(Bile acid sequestrant resin):這類藥物在小腸與膽酸結合,阻止腸胃道中的膽酸被吸收,促使肝臟利用膽固醇製造膽酸,從而降低肝細胞中膽固醇的含量。常用藥物包括 Cholestyramine、Colestipol 等.
- 纖維酸鹽衍生物(Fibric-acid derivatives):主要作用是降低血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常用藥物成分有 Bezafibrate、Ciprofibrate、Clofibrate、Fenofibrate、Gemfibrozil 等.
- 菸鹼酸(Nicotinic acid):大劑量服用可以減少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的濃度,並增加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常用藥物為 Acipimox
- PCSK9 抑制劑:這是人工合成的單株抗體,可促進肝臟細胞清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常以皮下注射方式使用。常用藥物包括 Alirocumab 和 Evolocumab
此外,目前也有結合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史他汀(Statins)類藥物作用的複方藥物,透過 atorvastatin 抑制肝臟膽固醇合成,同時 ezetimibe 減少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達到更有效地降低血中膽固醇的目的。總的而言,醫師開立降血脂藥物前,會根據病人的整體情況決定藥物種類和劑量,並視需要調整,患者應依循醫囑規律用藥且勿擅自停藥。
吃高血脂藥物最需要注意的交互作用?
服用降血脂藥物時,了解可能發生的交互作用非常重要。其中,史他汀類藥物有幾項特別需要注意的交互作用:
- 葡萄柚及葡萄柚汁:可能會抑制史他汀類藥物的代謝,導致藥物在血中濃度過高,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
- 紅麴:紅麴與史他汀類藥物的結構相似,同時服用可能增加副作用發生的機率.
- 燕麥:可能會降低史他汀類藥物的吸收,影響治療效果.
此外,病人也必須注意服藥後是否產生肝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等副作用,若有懷疑應及時就醫。長期服用菸鹼酸可能增加膽結石生成的機率,因此不建議膽結石患者服用.
服用降血脂藥物後,應定期回診評估血脂控制情形及服藥狀況,即使血脂數值已達標,也不要自行停藥,否則可能造成血中膽固醇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務必遵從醫師指示用藥,主動了解自己服用的藥物,並與醫師及藥師討論服藥問題或調整慢性病的多重用藥,以確保兼顧用藥安全與治療控制達標。